
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及反思
一、教学目标
1.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是会变的,知道雨、雪、冰雹是水变成的,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因果关系。
2.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。
3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重点:引导学生懂得“我”是指水,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。
教学难点: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。
二、教学过程
(一)复习导入,巩固字词
1.猜谜语。(1)忽然不见,忽然有,像虎像龙又像狗,太阳出来它不怕,大风一吹他就走。(云)(2)线儿有粗又有细,上接天来下接地,落在水里无踪影,庄稼见了笑嘻嘻。(雨)(3)白色花,无人栽,一夜北风遍地开,无根无枝又无叶,此花源自天上来。(雪)(4)大小珍珠光又亮,霹雳啪啦从天降,小蛙拾起捧在手,慢慢变成水一洼。(雹)
2.开小火车读字并扩词。
(3)白色花……72变。闭眼想一想,这花是何时长成的?
(4)雨珠闪烁着微光,轻轻地落进云层,又轻轻地飘出云来。(5)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,小昆虫争先恐后地扑向花朵。
(6)指名说出“风”和“潮”,并解释风的作用;再指名说说“潮”的作用。
(7)(出示孙悟空图片)师:认识它吗?它会——72变。今天,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,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。(师指课题:“瞧!我是什么呢?”),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。
(8)生自由读课文,找答案,我是什么?
9.师:原来小魔术师就是“水”啊!瞧!多可爱的小水珠呀!(板书:水)它还会变呢!你们愿意做水宝宝吗?(愿意)那好,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水宝宝们。
(二)精读课文,指导朗读
学习第一自然段
1.自由读,看看能变什么?反馈,并说说是怎么变的?(水→云→雨→雹→雪)
2.我们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打扮自己?反馈后看图片。(指出此时的衣着形式)
3.指名读出喜爱之情。
学习第二自然段
1.除了变成“云”,还能变什么?(指名读)
2.指名说。(雨、雹子、雪,并相机板书)
3.思考:变成了“雨”,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? became rain(变为雨)。 became a mist ( mist 领略是小水滴,当天的天空被风吹散成许多小水滴,积聚在一起就变成雨)。 became a tornado (像大风掀动的尘埃)
4.联系文本,思考: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?
5.师总结: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,所以用雨是落下来,雹子是打下来,雪是飘下来。再让学生填空。(例:变成云;成片的点在天空漂浮;连成一片)。
6.同桌互读(边读边做动作)——指名读—评价---齐读。
7.拓展:除了变成云、雨、雹子、雪,还能变成什么?
学习第三自然段
1.师读第三段,想想我们是怎样生活的?
2.反馈时,让学生理解品味“睡觉、散步、奔跑、跳舞、唱歌、开大会”的含义,并指(引导朗读)。
3.师:我们的生活真丰富啊!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?试一试。(指名读—评价---小组比读)。
4.总结:将学过的内容读一读,背一背。
板书设计:我是什么
水
云
雨
雹子
雪
(3)白色花……72变。闭眼想一想,这花是何时长成的?
(4)雨珠闪烁着微光,轻轻地落进云层,又轻轻地飘出云来。
(5)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,小昆虫争先恐后地扑向花朵。
(6)指名说:“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,小昆虫争先恐后地扑向花朵。”
(7)(板书:水)它还会变呢!你们愿意做水宝宝吗?(愿意)那好,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水宝宝们。
(三)总结:将学过的内容读一读,背一背。
板书设计:我是什么
水
云雨雹子雪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