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换票阅读答案1
(1)两个乡下人,外出打工。一个去上海,一个去北京。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,都又改变了主意,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,上海人精明,外地人问路都收费;北京人质朴,见吃不上饭的人,不仅给馒头,还送旧衣服。
(2)去上海的人想,还是北京好,挣不到钱的人饿不死,幸亏车还没到,不然真掉进了火坑。
(3)去北京的人想,还是上海好,给人带路都能挣钱,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?我幸亏还没上车,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。
换票阅读答案2
(1)整体感知: -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标题,并简要说明理由。 -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(2)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,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? - 第一次相遇是他们相知相恋,为后续经历埋下伏笔。 - 第二次相遇是他们相依为命,推动情节发展,为后文埋下伏笔。
(3)通过这一段,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? - 通过两次相遇的对比,可以看出人物性格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。
换票阅读答案3
(1)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(2)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,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?
第一次相遇:他们在相知相恋,为后续经历埋下伏笔。
第二次相遇:在相依为命的背景下,推动情节发展,为后文埋下伏笔。
换票阅读答案4
(1)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(2)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,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?
第一次相遇:他们在相知相恋,为后续经历埋下伏笔。
第二次相遇:在相依为命的背景下,推动情节发展,为后文埋下伏笔。
(3)通过这一段,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?
通过两次相遇的对比,可以看出人物性格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